寶藏名片
位于晉江轄區(qū)內的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是泉州城郊規(guī)模最大的一組古窯址,也是宋元時期泉州外銷陶瓷窯址的杰出代表,反映了當時泉州以外貿手工業(yè)為主的產業(yè)結構。該窯址與泉州海洋貿易的發(fā)展同步,其生產體系和生產規(guī)模展現(xiàn)了世界海洋貿易中心強大的基礎產業(yè)能力和貿易輸出能力,是世界海洋貿易中心出口商品生產的代表性遺產要素。
泉州網(wǎng)5月12日訊(記者 張素萍 許鈸鈸 王柏峰 手繪圖:樊云均)千年前,在晉江梅溪之畔、紫帽山南麓的丘陵地帶,磁灶的窯工們摞磚覆土、結穹頂、安窯床,一條條沿山坡而上的窯爐,如臥龍般蟄伏于蒼翠的山林間。
腳下厚重的瓷土,被窯工們以巧手化成各種日用器皿,再通過刻劃剔花、彩繪點染、施妝補底,讓一件件紋樣多彩、釉色豐富的陶瓷,在不熄的窯火中,鍛造出馳名中外的外銷陶瓷品牌。
在朝廷鼓勵海外貿易的政策下,載滿磁灶窯陶瓷的船只沿著梅溪東折而去,匯于晉江入海,從泉州港起航,沿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駛向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以及東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受到當?shù)孛癖姷南矏邸?/p>
海風蕩起,始于南朝的磁灶窯,終于在宋元時期步入其最耀眼的黃金時期,隨著泉州港的興盛,從內銷民窯一躍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外銷陶瓷生產基地。據(jù)考古調查,發(fā)現(xiàn)有26處磁灶窯遺址。這些窯址中,宋元窯址達12處,其中蜘蛛山窯址、土尾庵窯址、童子山窯址、金交椅山窯址等4處窯址合稱“磁灶窯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50年代起,在長達50多年里,省、市、縣文物部門聯(lián)合發(fā)起多次考古調查,其中金交椅山窯址是目前發(fā)掘揭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出土遺物最多的一處宋代窯,成為磁灶窯系的典型代表。
作為外銷陶瓷窯址的杰出代表,磁灶窯系諸多產品以海外市場為導向,工匠們銳意創(chuàng)新、走差異化路線,在釉色、器形、紋飾方面推陳出新,不僅以其獨有的低溫綠釉器獨步天下,而且出現(xiàn)產品“定燒”的商業(yè)模式,這些定燒產品帶有濃厚的異國風味。黃釉鐵繪花紋大盤、龍紋軍持等外銷器物,如今屢見于海外博物館及中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沉船上,成為溝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如今,磁灶古窯里,燃燒了1500多年的窯火雖然熄滅了,但靜靜盤臥的座座古窯爐,是泉州海絲文化沉甸甸的歷史見證,折射了燦爛的中外文化交流之光。勤勞智慧的先人為泉州留下的這片“海上陶瓷之路”遺珍,得到今人的珍視與保護。民眾積極參與《金交椅山古窯址保護公約》,晉江政府劃定保護范圍、出臺多項保護措施、推動社區(qū)合作,共同呵護文化遺產。
磁灶窯火傳續(xù)千年不熄 文化遺產定格“海絲”記憶
金交椅山窯址
記者見聞
古跡尋蹤磁灶窯 日本食器深受影響
航拍磁灶窯
古泉州城郊二十余公里外,梅溪兩畔,沿山坡而上的龍窯盤臥于綠野山間。作為泉州城郊規(guī)模最大的一組古窯址,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靜靜地講述著千年前泉州古窯盛產陶瓷,隨著泉州港由興起走到鼎盛、風靡全球的歷史。
閩南特色的紅磚長廊下,經(jīng)考古發(fā)掘及研究成果,復原的金交椅山窯址總體布局呈現(xiàn)在世人眼前。這里有四座龍窯及作坊遺跡,細看之下,有取瓷土區(qū)、臨水的淘洗區(qū)、瓷器制作區(qū)、燒制瓷器的窯爐等。其中,占地約250平方米的作坊遺址,貯泥池、沉淀池、陶缸、柱洞、磉墩、灰坑、陶車坑等遺跡清晰可見。經(jīng)考古,作坊遺址使用時間當是10-13世紀,不難想象,當年這里曾是一派制坯成型、上釉裝飾的繁忙景象。
窯爐中保存得最為完整的是2號窯,其沿山坡而上,是著名的龍窯。窯爐斜殘長60.88米,火膛、窯室、窯尾、窯頂、窯門、上窯路、護窯墻等遺跡仍盤延坡上,有的地方遺留有三層窯壁,可見曾前后修繕三次。
據(jù)介紹,金交椅山窯址以生產執(zhí)壺、罐、瓶、碗、盤、碟等日常生活用器為主,出土器物多為青釉、醬釉,其裝飾紋樣豐富多彩,主題圖案除了植物花卉、祥瑞動物,還有纏枝花等具有阿拉伯風格的紋飾,以及用礦物顏料書寫銘刻詩詞歌賦等文字,洋溢著民間生活氣息和鄉(xiāng)土韻味。研究發(fā)現(xiàn),日本的碗碟等食器曾深受磁灶窯的影響。
吳金鵬
專家講述
磁灶陶瓷蜚聲海內外 見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磁灶窯多分布于梅溪兩岸,擁有陶瓷生產外銷完整的孵化鏈條,是宋元時期泉州城郊最典型的陶瓷生產基地,也是宋元時期泉州城郊外銷瓷窯址的杰出代表。”站在泉州古代外銷陶瓷博物館,晉江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吳金鵬擲地有聲。
博物館內,一件件出土自墓葬或古窯址的陶瓷器物,承載著磁灶窯這一著名民窯厚重的歷史。在吳金鵬的講述下,放眼這些珍貴的文物,令人不禁遙想,宋元時期一艘艘滿載磁灶窯陶瓷的船只行走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上,“向東北可往朝鮮、日本,向南可至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往西可赴印度、斯里蘭卡,最遠可達東非的肯尼亞”。
醬釉印紋蓋罐
轉型發(fā)展外貿手工業(yè) 泉州城外曾窯場遍布
“磁灶窯地處晉江磁灶鎮(zhèn),磁灶因燒制陶瓷而得名??梢哉f,所有在磁灶的窯址都可稱為磁灶窯。”吳金鵬介紹,早在20世紀50年代,故宮博物院陳萬里、馮先銘等古陶瓷專家就對磁灶窯進行考古調查,此后省、市文物考古部門又多次進行復查、試掘,至今共發(fā)現(xiàn)26處窯址。其中,南朝窯址1處,唐、五代窯址6處,宋、元窯址12處,清代窯址7處,構成了磁灶窯龐大的窯系。
考古成果佐證了早在1500年前的南朝,磁灶窯已開始生產活動。到了唐五代,隨著中原士族大批入泉,晉江兩岸得到迅速開發(fā)。“當時的泉州土地貧瘠、人口眾多,出現(xiàn)了發(fā)展瓶頸,為此政府走上產業(yè)轉型之路,探索出一條‘以手工業(yè)為主、農業(yè)為輔’的港口經(jīng)濟發(fā)展道路,陶瓷、冶鐵、泉州緞等手工業(yè)蓬勃興起。”
“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處辟。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這首由宋代惠安人謝履所寫的《泉南歌》,描述的正是泉州發(fā)揮區(qū)位優(yōu)勢造船通商,大力發(fā)展海外貿易。
“宋元時期,泉州港的繁榮推動了包括磁灶窯、德化窯、安溪青陽冶鐵場等在內的泉州陶瓷業(yè)及冶鐵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吳金鵬說,10至14世紀,泉州城外窯場遍布,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外銷陶瓷窯址達150多處,其密度居全國前列。這顯示出宋元泉州強大的產業(yè)能力和貿易輸出能力,成為宋元泉州手工業(yè)發(fā)達繁盛的珍貴見證。
醬釉梅瓶
以海外市場為導向 磁灶窯綠釉“獨步天下”
磁灶26處古窯址中,以金交椅山窯址、土尾庵窯址、蜘蛛山窯址、童子山窯址出土產品最具特色。其中,金交椅山窯址則是磁灶窯系中目前經(jīng)過科學考古發(fā)掘揭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出土遺物最多的一處宋代窯。
作為泉州外銷瓷窯址的典型代表,金交椅山窯址擁有陶瓷生產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它位于紫帽山南麓,地處丘陵地帶,適于建窯;瓷土豐富,可取地土開窯;植被茂密,可就地取“柴”;境內有晉江支流九十九溪的支流梅溪穿境而過,水上交通便捷。“窯場選址體現(xiàn)了古人的智慧,而舟楫運量大、運費低,又能以低成本解決原材料的供給和產品運輸,使得磁灶窯的產品更具市場競爭性。”吳金鵬說。
綠釉軍持
“磁灶窯的產品有個特點,就是似陶非陶、似瓷非瓷。”吳金鵬說,磁灶窯早期的陶瓷比較粗糙,到了宋元時期,伴隨著泉州海外貿易的興盛,陶瓷生產達到最高水平。彼時,為占領市場,古人在技術革新上下了大功夫,比如裝飾上采用“化妝土”技術,施釉“不到底”,裝飾手法繁復多樣,調制出青、綠、黃、醬等不同釉色。“當時的工匠走差異化路線,使產品更具觀賞性,同時還降低了成本,使磁灶窯在市場有了一席之地。如果說德化窯是以白瓷名揚世界,那么磁灶窯則以綠釉獨步天下。”
宋元時期,磁灶窯“外銷為主、內銷為輔”,其產品隨著泉州港梯行萬國的商船,遠銷到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以及東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這些大宗外銷商品,在器形、紋飾上反映出適應海外市場需求的風格,比如磁灶窯陶瓷上有伊斯蘭風格的纏枝花紋,以及順應東南亞地區(qū)穆斯林的需求,大量“定燒”軍持。
綠釉花窗和陶花窗
清末轉型生產建筑陶瓷 陳嘉庚曾親臨磁灶
光陰流轉,昔日遠銷海外的磁灶窯陶瓷,如今不僅被海外博物館大量收藏,而且頻頻發(fā)現(xiàn)于東海、南海的沉船中。“南海一號”沉船、“華光礁I號”沉船,以及韓國新安沉船、印尼爪哇沉船、菲律賓呂宋沉船、哲帕拉沉船等,都曾大量出水磁灶窯典型外銷器物。
吳金鵬介紹,元朝末年,泉州發(fā)生“亦思巴奚”叛亂,加上明初“海禁”政策及東南沿海內憂外患的影響,磁灶窯以外銷為主的經(jīng)營模式無奈中斷,窯場減少,產量遞減,逐漸走下坡路。到了清末,大量華僑回鄉(xiāng)蓋房,是磁灶窯發(fā)展的一大機遇。
西式洋樓番仔樓的建設,需要大量綠釉瓶式欄桿、綠釉花窗等,以綠釉為主的建筑陶瓷備受市場青睞,“紅磚配綠釉”成為潮流。由此,磁灶窯業(yè)再次開啟產業(yè)轉型,從以生產日用器皿為主,轉變成以生產建筑陶瓷為主。如今閩南沿海民居屋脊上流行安置瓦將軍、烘爐、缽子以鎮(zhèn)風和辟邪,這些器物就出自磁灶窯。
19世紀40年代以后,磁灶建筑陶瓷業(yè)逐漸興起,20世紀50年代以來更趨旺盛。著名僑領陳嘉庚先生興建集美學村時,曾親臨磁灶選購建材。20世紀末,磁灶發(fā)展為福建省最大規(guī)模的陶瓷建材生產基地和專業(yè)市場。
青釉五蠱盤
護遺者說
“能文能武” 年輕隊伍守護遺產點
劉紫玉
在晉江市文物保護中心,有一支“能文能武”的年輕隊伍。他們文能出英文文稿,武能巡山護窯,共同守護著磁灶窯(金交椅山窯址)、草庵等珍貴的歷史文物。
出生于1990年的郭茵茵是其中一名講解員,2015年11月入職至今,已帶著上萬名游客走進、了解遺產點。曾經(jīng)有一名菲律賓陶瓷專家慕名來訪,郭茵茵作為隨行翻譯和講解員一路陪同。“他對每件陶瓷都非常感興趣,在展館,每件展品都看得很仔細,也會詳細詢問年份、成色、出土故事等。”這讓郭茵茵印象非常深刻,由于陶瓷的講解涉及許多專業(yè)知識,她必須提前做好功課,既要記住文物專業(yè)詞匯,又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表達。因此,原本做外貿的她,一有空閑就翻閱歷史書籍、地方史料,書越看心中的疑問越多,她便找來更多的書或尋求專家、前輩解答,漸漸成長為專業(yè)型講解員。“當你能見證遺產點的點滴變化,看著它們越來越好,聽到專家、外國友人、游客發(fā)出贊嘆,想到自己也參與其中,不禁渾然而生與有榮焉的自豪感。”
這樣的感觸,流淌于這支隊伍每個人的心中,2020年入職的劉紫玉也不例外。作為文物保管員,她常年守護著金交椅山窯址,巡察、監(jiān)測、養(yǎng)護窯址是她每天都要做的事。附近是否有違章建筑,周邊是不是又長了雜草、落了枯枝;雨水多時會不會發(fā)生沖溝現(xiàn)象,需不需要修復;春夏季節(jié),會不會有白蟻……但凡與遺產點有關的事,大事小事都掛在她的心頭。每天,她數(shù)不清自己多少次為此走在山間田野。有時,她“偷閑”躲在展館內,那定是有學生、游客或周邊居民前來磁灶陶瓷營造技藝研習所,現(xiàn)場體驗陶瓷制作了。作為科普教育基地,他們不僅希望通過講解宣傳文化遺產,也想讓更多人在親身體驗中,去感知、觸摸磁灶窯的歷史遺風,“這么珍貴的文化遺產留下來,要有人去保護,去傳承,去讓更多人知道。”
龍窯模型
文物大事記
●1982年9月,金交椅山窯址被公布為晉江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晉江為磁灶窯系的土尾庵、蜘蛛山、童子山和金交椅山窯址建立檔案。
●1988年,晉江對金交椅山窯址保護單位劃定保護范圍。
●199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磁灶窯址的保護范圍。
●2002年,晉江市人民政府發(fā)布《關于建設金交椅山古窯址保護區(qū)的通告》。
●2002年至2003年,福建省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晉江市博物館等文化文物部門聯(lián)合組成考古工作隊,對金交椅山窯址進行全面的勘探與發(fā)掘,并于2005年發(fā)表《磁灶金交椅山窯址發(fā)掘簡報》。
●2003年,晉江市人民政府為加強窯址、作坊和文化堆積層的保護,啟動金交椅山窯址保護棚和窯址旁的泉州古代外銷陶瓷博物館建設,歷時4年建成并對社會開放。
●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磁灶窯址(包括金交椅山窯址、土尾庵窯址、蜘蛛山窯址和童子山窯址共4處)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泉州古代外銷陶瓷博物館磁灶窯主題展覽“磁灶陶瓷走天涯”完成布展并對外免費開放。
●2011年,《磁灶窯址:福建晉江磁灶窯址考古調查發(fā)掘報告》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6年,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公布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的通知》,明確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的保護范圍。
●2017年,國家文物局批復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保護方案,并組織專業(yè)公司實施防風化、蟲害處理、修補沖溝等科技保護。
來源:泉州網(wǎng) 責任編輯:吳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