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黃克晦:字孔昭,號吾野,亦號吾野山人,泉州惠安人。一生嗜學苦讀,吟詠作賦樂于推陳出新,兼擅書畫。無意功名利祿,多次拒絕入朝為官,一生不仕,故有“布衣詩人”之稱。著有《黃吾野先生詩集》五卷。
核心提示
中國自古以來,詩人層出不窮,各領風騷。在明代的泉州惠安,也有這么一位詩人,他自幼嗜學苦讀,能詩善書。年輕時游歷南北名山大川,飽覽勝景之余,各種絕句佳作亦是信手拈來。他一生布衣不仕,一副遺世獨立的姿態(tài),堪稱“奇人”。此人便是黃克晦,號吾野。
沉湎書海
造詣日深
“直到明時尚不容,一身萬死任西東。青山猶有當年宅,古木空遺百代風。地靜沙禽巢翠瓦,春深野蔓上虛櫳。江蘺薦罷孤舟去,棹唱含凄月影中。”這首憑吊蘇軾的詩,出自明代惠安詩人黃克晦之手。雖朝代更迭,歲月流轉,但人性底色的喜怒憂思,卻是經(jīng)年未改其色。黃克晦沒有當過官,算不上功成名就。但他一輩子寫詩,就像一位吟游歌者一般,在詩韻中,為世人找到了撫慰滄桑的解藥。這大概也是人們一直懷念他的緣故吧。
克晦也曾賦詩贊美故鄉(xiāng)崇武美景。圖為崇武古城海景。
據(jù)蓮城(崇武)黃氏家譜所載,黃克晦(字孔昭,號吾野)是崇武黃氏的第五代,高祖至崇武千戶所擔當戍衛(wèi),他的祖父怡齋(黃漢淵)則是商人,曾經(jīng)跑商至北京,為人慷慨,產(chǎn)業(yè)尚可。后來,黃漢淵在崇武蓮花山前建居。到了他父親黃晚(蘭軒先生)這一代,生計蕭條,與貧寒相伴。黃晚雖“不窺生事而家貧”,但他“獨好觀諸子百家、方技稗諧諸書;善鼓琴,通醫(yī)書,是個胸有大志而又不拘細節(jié)的名士”。父親的多才多藝,對克晦愛好文學起到了催化的作用。打小起,黃克晦讀書時“即出驚人語”,對接觸到的經(jīng)書典籍頗有自己的見解。又愛繪畫,師事自然,常于“沙岸上畫沙作山水景物”。
十多歲時,克晦隨父親前往永春拜訪一位李氏藏書家。此人對小克晦十分喜愛,便留他在自家的書軒中讀書。結果這一讀便是十年,黃克晦也自此沉湎書海,且造詣日深。后來,黃克晦拿著自己的畫作去向永春人顏廷榘(字范卿)求教。顏告訴他:如果你只會畫畫,那頂多是個藝士。不如也學寫詩吧,詩入境界,則畫藝也會超然。黃克晦頓悟,真就留在顏家學詩三年,逐漸詩風近古,“盡窺唐人之奧”。黃克晦后來寫了《同顏范卿游海天寺》一詩相贈,詩云:“湖上虛亭江上樓,一樽隨意俯滄流。朱旻正伏三庚火,綠樹先函五日秋。云盡匡廬開九疊,天長夢澤入孤舟。黃昏歸棹煙中發(fā),漁唱村鐙滿渡頭。”
厭惡戰(zhàn)爭
引發(fā)共鳴
詩界常說:詩是一道簾,暗藏對世界的一份惦念。簾外風濃雨重,簾內(nèi)情又淡遠。有時候,人在揣摩詩、詩也在揣摩人。年輕時黃克晦寫下了很多詩,或許是由于性格較為內(nèi)向,他鮮少與人分享。但一場劫難卻改變了一切。
黃克晦路過洛陽橋所寫的詩曾引起共鳴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蜂聚,乘坐大船從海道發(fā)起襲擊,攻陷崇武長達40多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崇武所城志·克復崇武城記》載:“庚申夏四月,賊結巨艘從海道乘夜襲崇武,庶人不戒,賊入其蹂躪焉。”克晦的兄長也在這場劫難中不幸遇害。全家被迫徙居泉州城內(nèi)避難。戰(zhàn)亂帶來的危害給37歲的黃克晦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士兵傷亡,百姓流離失所,整個地區(qū)陷入惶恐不安之中。黃克晦也想與這悲慘現(xiàn)實進行抗爭,但作為文弱書生,他僅有的“武器”就是詩詞了。這一時期,他寫下《亂后再過洛陽橋》一詩:“松花小徑過柴車,亂石荒苔去去徐。數(shù)里一沾驚蟄雨,二旬三食洛江魚。春來為客多堪恨,亂后空村有廢居。安得閭閻無警報,在家長讀古人書。”靜謐生活被蠻橫打破,抗擊倭寇、平息戰(zhàn)火成為大眾共同的愿望。而克晦的詩此時被傳播了出來,引起沿海百姓的共鳴。
隨著克晦的詩越寫越多,被世人傳誦的詩句、詩篇也越來越多,他的名聲也隨之遠揚。在泉州,無論高官、士紳或學者,讀其詩后,都爭著要同他結識。在此期間,黃克晦與顏廷榘、林云程、詹仰庇、周良寅、黃鳳翔、葉春及、丁一中、張程等社會名流,結社酬唱、研習經(jīng)典。而且,他還結識了當時在家丁憂的思想家李贄和屢遭彈劾的抗倭名將俞大猷。清代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75·司徒何鏡山先生喬遠》一文還稱,何喬遠還與友人楊道賓、莊履明、李夢麟、黃吾野結社,有“溫陵五子”之稱。這情景可謂“群星薈萃”。克晦的詩歌以山水、題畫、唱和居多,格律嚴謹,內(nèi)容豐富,故詩名頗高。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曾稱:“山有武夷,人有孔昭。”將克晦的才華比如武夷山般雄峻;俞大猷亦贊揚克晦:“精思若得鬼神功,無敵應登李杜壇。”
悠游四方
觸摸現(xiàn)實
然而,杯酒弦歌的日子對于內(nèi)心渴望自由、夢想在遠方的黃克晦來說,畢竟是種“負累”,他在《題海山漁樵歌》中就報怨:“哪知避亂此城中,禮法糾纏勞憧憧。”也正因此,他在幾年后便開啟了悠游四方的吟游生涯。
隆慶間(1567—1572年),克晦離家出游,由兩粵入楚、吳,抵金陵;又歷齊、魯、燕、趙,登泰、恒、嵩、衡諸岳;甚至數(shù)進廬山與武夷,足跡幾乎遍及全國,見識固然拓寬了,他的詩畫功力也得到同步的增長??嘶匏街?,詠景抒情,留下諸多佳句名篇,“人物魚鳥佳麗,莫不供其點綴題詠,而公之墨妙筆精,若化工無復遁形”(見黃吾野《墓志銘》)。他在游歷廣東博羅縣羅浮山時,曾作《飛云頂》一詩,詩云:“仰見天宇曠,俯瞰坤軸浮。遠海露微碧,杯水覆堂坳。”游粵還有《舟中望羅浮》《七星巖得含字》等詩作,往贛則有《入彭蠡湖口作》《宿開先寺望香爐瀑布之作》,至吳有《燕子磯》《石城霽雪》,入楚有《潯陽舟中懷古分得何字》,抵洛有《風雨飲天中閣》《嵩陽宮三將軍柏》等,大有將山水盡收于詩之勢。
克晦以布衣身份游走天南地北,雖地位略顯卑微,卻能幫助他避開權貴視線,更廣泛地接觸社會現(xiàn)實,見證底層民眾的真實生活狀態(tài),并將之映射于自己的詩作當中。當克晦抵達江蘇銅山縣的呂梁洪時,發(fā)現(xiàn)這里的統(tǒng)治者疏于治理洪水,河口屢屢決堤,洪水淹沒百姓家園,于是寫下了《呂梁洪得沙字》一詩:“滿目驚濤撼客槎,傷心萬古此年華。舊河屢決徐州野,新水全沉故老家。風雨只今愁白日,魚龍何處避黃沙。臨流思禹心無極,蘋蓼蕭蕭只白花。”為洪水肆虐下的黎民叫苦喊冤,“臨流思禹”更是以懷念大禹來暗諷地方官的無所作為。
萬歷三年(1575年)四月,克晦第一次進京于蕭寺壁上題詩,詩氣縱橫,大有“拔地一朝鳴”的勢頭,聲名大作。在京期間,他著有《北平稿》《楚游集》《匡廬唱和集》,其詩韻愈發(fā)古樸深邃,“情自景生,語必自鑄,氣完而神定,色渾而味永”。據(jù)說有一年元宵節(jié),京都大放花燈,克晦所作的畫作《雪里梅花霧里山》轟動都下,因此受到神宗皇帝召見。神宗開口要留克晦在京城做官。但克晦無意仕途,婉拒神宗。后又得知母親生病,遂離京返鄉(xiāng)。
眷念家鄉(xiāng)
筆墨留情
清源山清源洞外的蓬萊石門
歸鄉(xiāng)后,克晦尋找泉郡詩社舊友,唱酬自樂,泉州清源山、南安九日山、惠安大岞山等處迄今留有克晦詩作。《清源山志》錄有其詩《登清源絕頂眺望得“高”字》:“躡屐名山頂,長風吹布袍。寥寥雙眼闊,眇眇此身高。四幔青天影,一杯滄海濤。尋常只強健,倚醉首重搔。”另有《清源洞分得‘堂’字》:“飛蘿影外敞僧堂,啼鳥聲深客座涼。出樹低云初渺渺,渡江片雨忽茫茫。千灣白處皆煙浦,萬點青中各水鄉(xiāng)。莫道閑巖惟暫宿,歸期來日總俱忘。”對于家鄉(xiāng)景物的眷念,溢于言表。
九日山秦君亭曾留有克晦足跡
由心而作的詩,方是好詩。九日山也是克晦數(shù)游之地,留下了《宿雨登隱君亭奉次張植田公韻二首》《泛舟游九日山分韻》《中秋夜游九日山》《姜相峰》《延福寺》等諸多詩篇,其中詩句“人有千年想,山余九日名”成為九日山的傳世寫照之一。
“海門深處”四字摩崖石刻
崇武景區(qū)內(nèi)立的“黃吾野詩碑”
在崇武古城南郊的一處岬角,只見那里的峭壁間有“海門深處”四字摩崖石刻,此四字正是黃克晦所書。而在今古城景區(qū)入口不遠處,立有一塊石碑——“黃吾野詩碑”,時刻提醒著游人,曾有一位著名詩人在此留下足跡。詩碑背后還錄有黃克晦的一首七律詩:“薄霧登城暑氣微,風含睥睨欲沾衣。青山滿目漸高隱,白發(fā)盈頭愛落暉。水帶平蕪雙鳥下,云連古寺一僧歸。深杯未覺黃昏盡,漁火遙生垂釣磯。”
明萬歷八年(1580年),克晦的好友、一代名將俞大猷病逝,克晦聞此噩耗,哭斷肝腸。為悼念好友,他揮毫寫下五律《挽俞都督》三首,其一詩云:“大星落東海,涕泣滿城哀。百戰(zhàn)功徒在,千秋夢不回。云銷天地氣,世絕古今才。寂寞廉頗館,空余吊客來。”流露濃重的哀惋情懷之余,又充滿凄涼寥落之情。
萬歷十六年(1588年),克晦年逾花甲仍踐京師舊友之約,第二次進京。在京師住了兩年后,與友人蘇浚登泰、嵩二岳。萬歷十八年(1590年)6月間,克晦染疾返泉,隱居于泉州開元寺。同年8月28日,于窮愁潦倒中去世。好友、戶科給事中周良寅為其作《墓志銘》。
潮樂村內(nèi)的“黃吾野(克晦)故居”
如今在崇武鎮(zhèn)潮樂村內(nèi)有“黃吾野(克晦)故居”,為閩南普通民居建筑,門面不大,黃墻、簡瓦、灰泥,亦無雕飾,較好地映襯了這位“布衣詩人”的身份。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