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令 (受訪者供圖)
人物名片
陳文令
著名當代藝術家
意大利佛羅倫薩國立美術學院榮譽院士
中澳藝術大使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ACC中國年度十佳雕塑家
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新年前夕,CCTV—1黃金檔首播大型美食文旅節(jié)目《三餐四季》,走進安溪金谷溪岸藝術園,細品四物番鴨湯、湖頭米粉、雞卷等多道泉州美食,節(jié)目以著名當代藝術家陳文令回鄉(xiāng)建設藝術園為線索,講述夢想與遠方的故事,通過美食演繹濃濃的鄉(xiāng)愁。
陳文令主創(chuàng)雕塑,并涉足裝置、繪畫、攝影、當代書法、藝術鄉(xiāng)建等多種媒介,是享譽國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也是中國大型當代公共雕塑的開拓者。金谷溪岸藝術園是他名揚海內外后回饋家鄉(xiāng)的禮物。去年,該園榮獲“陳設中國·晶麒麟獎”2022“公益民生獎”金獎,備受全國藝術界矚目。
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藝術樣本
上個月,著名歌手、演員任賢齊作為《三餐四季》嘉賓走進安溪金谷溪岸藝術園時感嘆道:“這里有大自然的那種幽靜,再加上新的裝置藝術,跟自己小時候長大的地方很像。”
三年前,陳文令以藝術家獨特的視角和責任使命,萌生了要為家鄉(xiāng)民眾打造一個既能防洪又能親水親綠親眾生的藝術公園。于是,他在安溪縣金谷鎮(zhèn)金谷村小溪畔因時因地,用在地性藝術語言堆起了一個充滿鄉(xiāng)間情趣的藝術公園。
“這個公園因地制宜,就地就近取材,沒有設計圖紙,完全根據(jù)地形一點一點地做,尊重大自然的一切。這個公園的一大特點是我對著村莊四周,目光所及,都是天然之作。”陳文令說,在公園建設時盡量做到了物盡其用,村里拆除老房子的一些廢舊物料,在公園中都能綻放新的風采。這也是其踐行“萬物皆有用”的藝術理念,在他眼里,人間萬物皆有用,萬物皆有靈,萬物皆平等,萬物皆美,不僅做到物盡其用,還讓人盡其才,讓更多的村民參與其中。
金谷溪岸藝術園的建設過程中,當?shù)卮迕竦膶徝浪仞B(yǎng)也不斷提升,村民均以該村擁有如此具有藝術價值的公園洋溢著笑容。2023年2月8日,福建省鄉(xiāng)村“五個美麗”建設典型案例公布,金谷溪岸藝術公園成為全省10個美麗鄉(xiāng)村小公園之一。當月月底,2022年度“陳設中國·晶麒麟獎”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金谷溪岸藝術公園》獲得2022“公益民生獎”金獎。頒獎盛典上,主辦方說,金谷溪岸藝術公園是中國當代藝術家第一個自主創(chuàng)建的公益性藝術公園,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了一個別樣特質的藝術樣本。
一個永不落幕的大地藝術展,一個“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鄉(xiāng)村藝術公園。“今后,金谷溪岸藝術園每年都會新增加一個場景,將自己的余生和最優(yōu)秀的作品留給故土,留給泉州。”陳文令感謝偉大的時代,鄉(xiāng)村振興的時代浪潮誰也阻擋不了,在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不能放棄農村,農村不僅有城市替代的優(yōu)越性,還承載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詩與遠方。
上百次亮相國內外重要展覽
陳文令是第一個華人榮獲九屆澳大利亞海岸國際雕塑展公共藝術大獎的藝術家,他的代表作有《紅孩兒》《幸福生活》《中國風景》《牛氣沖天》和《妙諦因心》等多個系列,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美國休斯敦美術館、丹麥國立當代美術館、韓國國立美術館、澳洲墨爾本當代雕塑博物館等十幾個公共機構收藏,參加過國內外一百多次重要展覽,不斷探索并拓寬了我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空間。
過去20余載,陳文令在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西班牙、新加坡、埃及、巴西、意大利、加拿大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qū)舉行個展,成為我國當代藝術界杰出的代表。陳文令說,遠行是為了更好地回歸,回歸后才能派生出更大能量的遠行。在遠行與回歸之間,藝術家應該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人性更建全、文化更包容、創(chuàng)作更自由的藝術從業(yè)者。2015年,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開園展覽時,陳文令為家鄉(xiāng)帶來了巨型雕塑《萬物皆?!罚顭o數(shù)參觀者嘆為觀止,這是他首次強勁闖進家鄉(xiāng)人民的視野。后來這件作品落戶西安,讓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延續(xù)當代藝術交流。
2019年12月29日,“綿延”的寓言——陳文令藝術個展在北京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拉開序幕,此次展覽至2020年2月28日結束,是陳文令藝術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個展,陳文令的藝術與創(chuàng)作歷程分為三個主題與部分:個人經驗、人類欲望和共同體幻象,這三個歷程既相輔相成,又延傳有序,構成了藝術和生命體驗的“綿延”。“‘綿延’來自哲學家柏格森的概念‘美在綿延’,從這些展覽就可以看到我的藝術在不斷地擴展,這也是展覽主題為什么是‘綿延’的原因。”陳文令說。
中國美協(xié)主席、中央美院院長范迪安高度評價此次展覽和陳文令的藝術價值。范迪安表示,這個展覽不僅體量大空間大,更包括了藝術創(chuàng)造思維的結構之“大”,展覽的關鍵詞“寓言”,來自現(xiàn)實又不同于現(xiàn)實,發(fā)自個體經驗又帶有集體意識,跟今天有關聯(lián)也跟過往的歷史乃至未來的將來產生關系。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