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泉州文化產(chǎn)業(yè)網(wǎng)首頁 > 東亞文化之都 > 人物觀點 > 正文
古典舞學科副教授李馨:沒有繼承的發(fā)展是無根之木
發(fā)布時間:2013-05-27 來源:泉州網(wǎng)

  【泉籍知名文化人訪談系列之十一】

  【人物名片】李馨,女,泉州人,古典舞學科副教授,現(xiàn)任北京舞蹈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副書記兼副校長。2008年至2012年,曾先后主持科研課題《福建古南戲與中國古典舞關系調研》、《閩南“打城戲”中舞蹈資源研究》、《中國古典舞肢體文化基礎理論研究》、《中國古典詩詞意象與中國古典舞劇目表演意象比較研究》;曾出訪美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從事傳播中國古典舞文化的工作。

  出生在藝術世家的李馨,10歲就離開泉州,獨自北上求學,在北京舞蹈學院眾多名師的幫助下,經(jīng)歷一次次的華麗轉身,成為了北京舞蹈學院的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典舞教學與表演實踐研究。2008年至今,李馨多次返鄉(xiāng),從傳統(tǒng)肢體文化的角度,研究梨園戲、高甲戲、打城戲等。訪問老藝人、查看資料書籍、現(xiàn)場觀看演出……每一次細致認真的研究學習,都讓李馨和故鄉(xiāng)愈加親近,她說:“品位傳統(tǒng)文化就好像品茶一樣,要靜下心來,慢慢去品嘗。”

  重塑泉州的文化自信

  近幾年通過中國古典舞課題研究民間采風的契機,李馨有機會對泉州的文化遺產(chǎn)進行更深一步的解讀。談起家鄉(xiāng)古老的文化傳統(tǒng),她贊嘆不已,不論是殿堂之內(nèi)精致典雅的梨園戲,還是鄉(xiāng)野草臺之上詼諧靈動的高甲戲,都讓她為之沉醉,“我覺得梨園戲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人的形象,典雅的韻律,優(yōu)雅的風范,都是泉州非常特殊的財富。而高甲戲代表的是泉州的民間文化精神。它對生活的捕捉和那種睿智樂觀的精神,是來源于生活的。”今年,李馨著手準備將南音的研究融入課題中,她認為“南音對舞蹈表演研究有很大的啟迪,南音是一種超越生活的藝術化的處理,它把紙上的文學變成一種聲音,變成了一種旋律。”在贊嘆泉州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多樣之余,反觀當下,泉州當代文化顯得有些蒼白,“通過這幾個劇種可以感受到泉州文化的豐富,它表現(xiàn)出中國人對生活的一種理解,對生命的一種向往。反倒是近代的泉州已經(jīng)沒有那種生命力,沒有那么鮮活的藝術形象。”

  這種蒼白,不僅僅是一種遺憾,更是一種警示,“人們已經(jīng)很少回到我們自己的文化中去審視自己,比如我們的古人的肢體運動方式,他們的喜怒哀樂是怎么表達的。”對傳統(tǒng)文化的漠視顯現(xiàn)出的是當代人在文化上的不自信,李馨說自己最敬佩的便是“二度梅”得主曾靜萍,因為從她的身上能感受高度的“文化自信”,“透過她的言談話語與身體力行的實踐,我們真切地看到她在傳統(tǒng)的繼承中建立起的高度文化自信。這種自信,恰恰就是她能夠不斷地在舞臺上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古典人物的動力之所在。”唯有自信,才有自尊,也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同,文化亦如此,李馨說:“我們需要喚醒這種民族自覺。有了危機感,才會去珍惜一些東西,才會從中找到精神寄托,才能守住我們自己的精神家園。”

[責任編輯:伍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