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毛片内射白浆视频|久久久久一本毛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久久97超碰色中文字幕|日本wvvw高清中文字幕|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导航|无码日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二区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道 > 內容

【閩南“泉”味道】泉州風味里的閩南“歲時記”

http://www.yyhh85.com 【泉州文化產業(yè)網】 時間:2024-08-02

核心提示

“驚蟄稻,春分豆;霜降菜,立冬麥”“霜降食冬柿,冬至搓紅圓”,泉州人飲食的儀式感貫穿一年四季,時令美食傳承著閩南習俗,寄托美好愿望,春夏秋冬,滋味流轉。

春節(jié)蒸糕做粿、撈春飯,望歲有余糧;端午包粽煎(食+追),祈風和日麗,農作物有個好收成;七夕糖粿敬“七娘媽”,盼孩子健康成長;中秋炸芋頭、做芋包,寓意事業(yè)有成;冬至搓紅丸、做雞母狗仔,祈福納祥……

翻閱泉州人的四季菜單,閩南的食文化與生活智慧一覽無余。

碗糕甜粿迎新春

潤餅菜成“思鄉(xiāng)菜”

從春天開始,“最閩南”的味道,就流淌在泉州人的傳統食文化中。

“咧嘴笑”碗糕是泉州人的過年糕點

“蒸糕做粿發(fā)新年”,泉州春節(jié)的煙火氣是從蒸糕做粿開始的。會“笑”的碗糕是泉州人過年時必備的糕點,有興旺發(fā)達、發(fā)家致富的寓意。上等的糯米經過幾輪浸泡后磨成米漿,加入酵母發(fā)酵,舀入紅色的專用碗糕杯中用文火慢蒸,蒸出“笑紋紋、細細發(fā)”的“咧嘴笑”碗糕。老一輩泉州人在蒸碗糕時的規(guī)矩不少,比如,不許孩子在一旁亂說話,也不許掀鍋蓋急取食。出鍋的碗糕點上紅染膏,煞是喜慶,過年的氣氛也隨之“上線”。年糕在泉州被稱為甜粿。石獅甜粿是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以優(yōu)質糯米、白砂糖、蜜冬瓜、金橘、香料等為原料制成,入口軟嫩芳香,清甜可口。切片的甜粿裹上雞蛋液煎,外表酥,內里糯,令人一口難忘。

年夜飯的餐桌上,泉州人會準備一碗“春飯”。一碗米放上寓意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紅雞蛋、芋頭、柑橘、紅棗等,插上紅紙做成的“春花”,“春飯”就做好了。“春”的閩南語發(fā)音與“剩”或“存”同音,有“年年富足有余”之意。

泉州人拜年時,主人家都會拿出甜食讓客人“甜一下”。“甜過”的客人會回上一句:“呷你甜,呼你越吃越‘好生’”,“好生”是越來越年輕的意思。麻粩、寸棗、花生酥、金橘糖、桔紅糕、冬瓜糖、花生仁糖、蜜餞……泉州人的甜食集起了甜、香、酥、脆等口感,“甜”一下便滿口生香。泉州的甜食不僅味道好,而且寓意好。甜甜蜜蜜的麻粩,帶有來年生活紅火的好彩頭;金橘糖的“橘”在閩南語中與“吉”同音,象征大吉大利;寸棗形似紅棗,有著早生貴子的寓意……每一樣甜食里都飽含著對新一年的甜蜜祝福。

游客品嘗泉州名小吃潤餅菜

泉州人在春季里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清明祭祖了。泉州人祭祖需準備筵碗,祭祀結束后,筵碗的菜肴一起倒入鍋中加熱,搭配花生末、香菜,用潤餅皮包裹,加上辣醬,就成了潤餅菜。潤餅菜源于古代中原祭祀春神的“春盤”,如今,它已成為一道閩南人的“思鄉(xiāng)菜”。清明粿同樣是屬于泉州人的清明味道。清明粿分為麥餡粿和鼠曲粿兩種。麥餡粿用麥粉、紅糖制成皮,豌豆為餡,皮的清甜與餡的豆香完美融合,別有一番滋味。每年清明前后,鼠曲草快速生長,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地的居民將鼠曲草搗碎成泥,加入糯米粉,捏成粉團,包進干蘿卜絲、香菇丁、肉丁、蝦米、筍干等餡料。蒸熟的鼠曲粿,軟糯咸香,一口咬下,盡是春天的味道。

端午時節(jié)“煎(食+追)補天”

七夕糖粿源自“果食”

泉州人的夏天,從一碗蝦面開始。泉州有“立夏食蝦面,吃了勿破病”的說法,表達了泉州人祈盼在夏季身體健康的美好心愿。

端午節(jié),泉州街頭巷尾肉粽飄香。(王柏峰 攝)

立夏過后,就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粽子作為端午節(jié)的傳統食品,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在泉州,粽子被泉州人當成了“氣象儀”。春夏交替之際,泉州人愛講一句:“未食五月節(jié)粽,破裘伓甘放。”意思是,端午之前,閩南的天氣忽冷忽熱,棉襖還不能收起來。過了端午,天氣才會熱起來,就能換夏衫了。

剛出鍋的“煎(食+追)”,麥香四溢。(泉州晚報資料圖片)

在泉州,端午還有“煎(食+追)補天”的習俗。端午節(jié)之前,泉州常常陰雨綿綿。盼晴心切的泉州人就有了“煎(食+追)補天”習俗,取意于仿效女媧煉石補天,將雨水堵住,讓田地里的莊稼有個好收成。泉州的麥(食+追)有咸有甜,用麥粉加糖調成濃糊狀煎熟,便是甜口的美食;麥粉加上肉絲、蝦皮、海蠣、韭菜、蔥花等食材,便能做成咸口的小吃。

“小滿,小滿盡田趕,小工飯大碗”。進入小滿節(jié)氣,閩南人農活多,吃食以簡單耐饑為主,此時,泉州特色蘿卜飯、高麗菜飯、相傳湖頭炒米粉等“混搭主食”就被端上了餐桌。相傳湖頭炒米粉曾被清朝名相李光地帶到京城,成為康熙“升平嘉宴”里宴請群臣的美味,被康熙稱為“米粉王”。湖頭米粉用上好的山泉水和上等糯米制成,與海蠣或蟶干、蝦仁、冬筍絲、三層肉絲或豬腿、蒜蔥等一起翻炒,口感柔韌細膩,令人垂涎三尺。

七夕傳統小吃閩南風味糖粿(泉州晚報資料圖片)

泉諺有云:“七月初七七娘生”,泉州人將天帝的第七個女兒,也就是大眾熟知的織女稱為“七娘媽”。在泉州,有七夕拜“七娘媽”,祈愿孩子茁壯成長的民俗。敬拜“七娘媽”,少不了一碗糖粿。糖粿有紅、白兩色,泉州人將糯米搓成團后壓扁,煮熟后撒上花生末、白糖食用,香甜軟糯。其實,糖粿是古時中原文化入閩的遺存,宋朝《東京夢華錄》記載:“七夕以油面糖蜜,造為壓笑兒,謂之‘果食’。”700多年后,吃上一碗甜蜜的糖粿,猶如穿越時空,回到宋元過一回泉州的七夕節(jié)。

月餅番薯和芋頭

中秋拜月的“主角”

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泉州人的秋天,要拜“月娘媽”,要“食芋”,要“呷燈柿”,還要進補。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泉州人要拜“月娘媽”。泉州祭月崇拜的習俗源于古越族的后裔疍民,女性帶著孩子在自家庭院、樓臺等處安排香案,供上月餅、芋頭、龍眼、柚子等拜“月娘媽”,祈盼一家人平安好運。

泉州月餅又大又圓,傳統餡料讓餅的味道更地道。(泉州晚報資料圖片)

《泉州府志》記載:“泉俗中秋以月餅、番薯、芋魁祭先及神,前一兩天,親友以此相饋。”泉州的傳統月餅也叫團圓餅,又大又圓,餡料是以三層肉、花生、芝麻、冬瓜糖、糯米粉、蔥頭油、白砂糖等混合制成。

“八月十五,聽香食芋。”芋頭也是泉州人拜月供桌上的主角。中秋前后,閩南地區(qū)迎來芋頭、紅薯的收獲季。芋頭與紅薯去皮切片,裹上面粉油炸,起鍋后松軟酥脆,白的芋頭和紅的番薯,色似金銀,寓意包金包銀。閩南語中,“芋”與“路”諧音,“芋子”與“護子”諧音,因此,芋頭還有“食米粉芋,有好頭路(即工作、事業(yè)之意)”和“護子護孫”的美好寓意。中秋時,閩南人還會用芋頭和番薯“敬田頭”,到自家田邊敬拜,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在泉州,烹制芋頭的花樣繁多。安溪湖頭芋包,以白米和白芋頭為皮,豬肉、蔥頭、炒花生為餡,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中秋時,湖頭家家戶戶制作芋包分贈親鄰,受贈者要故意用“今年芋包做不好”或“不好吃”等貶語“回敬”,民間有“嫌”的人越多,送的人家中運氣越好的說法,因此也有了“芋皮包,包肉餡;貼人吃,貼人罵”的俗語。石獅芋圓選用上好的芋頭去皮后切條狀,加入地瓜粉揉捏,再包上以馬蹄、瘦肉、鹽、味精、五香粉制成的餡料,搓成丸狀,放入鍋中蒸煮。芋圓蒸熟后,按十字狀剪開,淋上高湯,加上甜辣醬和花生末,輕咬一口,美味又有嚼勁。

一道溢鴨湯蘊藏泉州人的養(yǎng)生智慧(泉州晚報資料圖片)

泉州的秋季里,還藏著閩南人的養(yǎng)生智慧。“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秋季適合溫補,食鴨正當時。除了姜母鴨,泉州的鹽燒鴨也是特色名菜。做鹽燒鴨,鹽和姜缺一不可,整只鴨子在砂鍋中慢燉,直至筷子一戳就能骨肉分離,鴨肉吃起來軟爛入味。溢鴨湯也是一道獨具有閩南特色的傳統美食,將洗凈切好的鴨肉放入隔水燉鍋中,不加一滴水燉煮,數小時后,鴨肉溢出湯汁,一道溢鴨湯就做好了。在泉州人心里,鴨子溢出的湯汁每一滴都是精華,能夠健脾化濕、補益虛損。

“霜降食燈柿,不會流鼻涕”,泉州人有在霜降時吃柿子的習俗。新鮮柿子味甜汁多,但保鮮期只有10多天,泉州人便將柿子曬成了柿餅。在安溪、永春、南安等地,都有曬制柿餅的傳統產業(yè)。柿子洗凈、削皮、晾曬、反復揉捏,曬上三四十天方能出霜成為柿餅。泉州的柿餅霜白肉紅,口感香糯甘甜。

補冬補出山海宴

冬至要搓“冬節(jié)圓”

補冬是泉州冬季的一場盛事,牛、羊、雞、鴨、鵝、鴿、鵪鶉等肉類,與紅膏蟳、九節(jié)蝦、鰻魚等海鮮,搭配出了一桌閩南特色的“山海盛宴”。提起補冬,泉州人大多會想起水門巷,這里也被稱為“補冬巷”,泉州人喜愛的補冬菜肴盡在其中。走進巷子,羊肉煲、鵝肉煲的香味撲鼻而來,新鮮的黑山羊和獅頭鵝經過一天的燜煮,色澤誘人,肉質軟爛。羊肉煲的湯汁里,若再燙上茼蒿菜,滋味更是勾人。紅膏蟳也是泉州人眼中大補的食材,紅膏蟳除了干煎,還可以和番鴨一起燉成湯。蟳飯更是泉州一絕,將干貝、香菇、胡蘿卜等放入鍋中炒熟盛出,再將糯米單獨下鍋翻炒;炒過的食材與糯米一起燜煮,煮至八成熟時,將切塊的紅膏蟳放入鍋中燜煮。煮好的蟳飯,米粒金黃,紅蟳橘紅,看起來紅紅火火,吃起來味道鮮美。

補過冬,泉州人開始期盼冬至的到來。“冬節(jié)小年兜”,在泉州,冬至被稱為“冬節(jié)”。“冬節(jié)”的稱呼早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每到“冬節(jié)”,官府會舉行“賀冬”的慶祝儀式,并為過節(jié)而例行放假,百姓們會在這天與親朋相聚過節(jié)。隨著中原移民南遷入閩,“冬節(jié)”習俗也跟著傳入泉州,泉州人便將這一天當成了“小年兜”。

泉州冬至至今保留著做“雞母狗仔”的習慣(泉州晚報資料圖片)

冬至要搓“冬節(jié)圓”,泉州有“吃了冬節(jié)圓多一歲”的風俗。不同于元宵節(jié)吃的“上元丸”,冬節(jié)圓沒有內陷,直接用糯米粉搓成小小的丸狀,有紅、白兩種顏色。搓好冬節(jié)圓,與紅糖、姜片、田薯等配料一起加水烹煮,就是一道冬至專屬的泉州甜湯。“咱厝人,冬至時,碨米絞粞搓紅丸。搓糖粿,無稀奇,捏豬捏狗捏金魚。”搓冬至圓時,心靈手巧的泉州人還會用糯米團捏出金錠銀寶、瓜果,以及雞、狗、豬、羊、兔、魚等造型的“雞母狗仔”。這些帶有吉祥寓意的糯米“吉祥物”里,藏著泉州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二月甘蔗倒尾甜”,農歷十二月,正是甘蔗收成的日子,整根甘蔗從頭到尾都很甜,就像辛苦了一年的泉州人,在年底收獲了甜蜜和幸福。四季更替,應季而食,泉州人用時令的滋味書寫了一部閩南“歲時記”。

責任編輯:蘇慧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