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制十年壁畫,創(chuàng)造出諸多“野生神仙”的“80后”藝術(shù)家文那,將她的筆墨揮灑到泉州,以壁畫和雕塑結(jié)合的方式,為泉州打造了一個“史詩般的閩南創(chuàng)世神話”。
“每個人都藏著一片海。藏海厝,講述了一個關(guān)于閩南全新的創(chuàng)世神話,讓這片隱秘的海洋再次閃耀。”文那說,“藏海厝”是一個史詩型敘事的開放空間,里面有21尊雕塑結(jié)合的壁畫長卷,蘊涵著她對于閩南人世界觀的浪漫呈現(xiàn),也是關(guān)于海上絲綢之路、關(guān)于移民、關(guān)于海洋的故事。
青年藝術(shù)家文那向記者講述“藏海厝”的故事
北京“80后”藝術(shù)家
在泉州建造400平方米“神仙屋”
文那是北京人,畢業(yè)于清華美院,曾與國際頂級奢侈品牌愛馬仕合作,也曾為著名導(dǎo)演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創(chuàng)作繪畫作品。憑借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融合當?shù)匦叛雠c風俗,文那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中國式神仙”,并連續(xù)數(shù)年受邀赴意大利、荷蘭、新西蘭、法國等地辦展。從國內(nèi)到國外,越來越多的城市有了屬于她的“神仙墻”。
2020年,文那與泉州結(jié)緣,開啟“藏海厝”的創(chuàng)作之旅。她的合作伙伴,晉江浙平國佛雕的第五代傳承人陳增煌及其團隊成員以閩南人的樸素善意,接納了文那及其團隊,為她們提供了一個隨時可以返回的“家”。
四年來,文那走遍泉州的景點,開元寺去了不下十次,反復(fù)踏勘古城,細細品讀《地道風物:閩南》等書籍,做過無數(shù)筆記和標簽。“在了解泉州時,很多泉州的歷史和故事會向我涌來。”文那說,隨著她對泉州海洋文明、海絲歷史、僑鄉(xiāng)文化和民間神俗的深入探究,她反復(fù)更新認知,決定以壁畫+雕塑的方式打造藏海厝。
在不斷調(diào)整、打磨后,這個約400平方米的“神仙屋”已造好,前面的“照海殿”有5尊“神仙”,和后面16尊“神仙”及背后的壁畫,形成一個完整的制式。
壁畫和閩南木雕造像交相輝映,各位“自創(chuàng)神仙”排列有序。
20多尊“神仙”各司其職
講述一個“閩南創(chuàng)世神話”
“這些神仙的故事都是我自己編的,雕塑背后壁畫上的神仙則是泉州流傳過的神仙。”文那說,閩南雖有很多神話,但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創(chuàng)世神話。她通過壁畫上既往“神靈”的再現(xiàn)和新“神靈”的創(chuàng)造,借由海絲文化,描繪了一個史詩般的“閩南創(chuàng)世神話”。
在這個創(chuàng)世神話里, 照海、織海、澤椿、奪氣、福枝、挪漁、承花、尋星、傳姓、分香、守脈、暗橋、容身、天戲、串珠、花獸、藏海等“神仙”,排列有序,各司其職,展現(xiàn)著海洋、生產(chǎn)、貿(mào)易、信仰和移民等泉州元素。
而這20多尊雕塑之外,藏海厝內(nèi)的匾額、燈籠、說明文字,也全部由文那設(shè)計、制作。她說,很多雕塑背后藏有“彩蛋”等待被發(fā)現(xiàn)。比如:“挪漁”雕塑及其背后的壁畫貼有真正的金箔;“尋星”上的星星,是由螺鈿貼在墻上,它在海里是貝殼,在天上變成了星星;藏海厝里的燈籠上,均寫有“藏海衍派”……
在閩南語中,厝是“家宅”的意思,“藏海厝”之名,給人“家藏一片海,海以此為鄉(xiāng)”的想象。在藏海厝照海殿的背后,一尊小小的“藏海”,包羅了厝里所有“神仙”形象,它是整個藏海厝的題眼,象征著閩南的華僑文化、移民文化。“離家遠航的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大海,它沸騰在祖先的故土上,起伏在童年的記憶里,翻涌在血液中,沁刻在皮膚上。”文那說,這就是藏海厝表達的真正主題。
“照海”
在藏海厝照海殿的背后,一尊小小的“藏海”身上包羅了厝里所有“神仙”的故事,它是整個藏海厝的題眼。
“天戲”
“花獸”
“織海”
“承花”
“尋星”
“傳姓”
“分香”
“守脈”
“暗橋”
“容身”
“串珠”
“澤椿”
“挪漁”
“奪氣”
“福枝”
“月驅(qū)云”
“風退浪”
“撒清水”
“指尖云”
【解讀藏海厝】
“每個離家的人,心中都藏著一片海”
藏海厝整個空間,以“織海”開始,到“吞海”結(jié)束,“照海”在前,“藏海”在后。在這里,眾神踏浪而行,而離家遠航的每一個人,“心中都藏著一片海”。
照海
雙手擎鏡護航路
進入藏海厝,邁進大門,是“照海殿”。整個空間最大的形象“照海”加上底臺將近3米,與媽祖有一定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寓意一路平安、航路璀璨。
“照海”腳踏清波,手持兩面鏡子,右手“天鏡”亮起時,此鏡平闊如天穹,大海晴朗而平整;左手“人鏡”亮起時,人心明亮如星河。當天空和人心同時光明大放,航路就是光明璀璨的。“照海”兩側(cè)有“月驅(qū)云”“風退浪”兩大護法;而兩個護法旁,又各有一尊小護法“灑清水”與“指尖云”。
織海
縱橫經(jīng)緯創(chuàng)下一片海
整個創(chuàng)世神話是從織海女神開始的,“織海”是創(chuàng)造這片大海的“神仙”。“織海”把浪花捻成絲線,用絲線編織出一望無際的大海。她的四只眼睛縱橫經(jīng)緯,一萬艘巨輪在海上航行交織出的航跡,就是這絲綢之路上隱暗的花紋。
再往內(nèi),“澤椿”講的是泉州多元文化的獨特狀態(tài)。澤即清泉,椿是樹木,兩者共生共長。
“奪氣”是自中原移民到海邊的人,從大海中奪取精華和勇氣,繁衍生息,滋養(yǎng)后代;“挪漁”是主管貿(mào)易和交流的“神仙”,通過轉(zhuǎn)移交換技術(shù)、知識、財富、資源,從海里抽出巨魚,意即貿(mào)易帶來巨大財富;“承花”象征經(jīng)商和貿(mào)易造就了泉州港的繁華,這里金銀開道,刺桐城的“紅云赤海”是曠世奇觀。
“尋星”是每一個海民的縮影,他們尋星而行,追尋心中的彼岸;“傳姓”把故鄉(xiāng)的云分給孩子們,孩子們越海行船,流芳衍派,把自己的姓氏越傳越廣。
藏海
包羅所有“閩南神仙”的故事
這尊僅90厘米、全場最小的“藏海”是整個藏海厝的題眼。“藏海”是海天之間海民的紀念碑,講的是每一個閩南人內(nèi)心深處的那片海,包羅了藏海厝所有“神仙”的故事。
“分香”之神,指泉州移民把香火分到海的另一邊;“暗橋”則代表宗祠文化,一縷香火連接起閩南人和祖先之間那座看不見的橋。“容身”腳踏星穹,指的是所有離家的人,在宏大的世界里,尋覓容身之處。“天戲”的故事,用到了泉州提線木偶的元素,講的是人與天道之間的關(guān)系。
“花獸”是一個回歸的“神仙”。壁畫里,泉州“送王船”民俗活動,幾乎1∶1的紙船被送到海里祈福祛病,這些儀式在游子的僑居國被完整地保留下來。當移民把花船推入海中,他們想的或許是,當時帶著年輕人離開的花船,會變成野獸,載著離開的少年們再回故土。
吞海
連接夢境世界與“真實泉州”
“吞海”是泉州真武廟前的一方石碑,呈現(xiàn)的是泉州人和大海真正的關(guān)系,他們既敬畏大海,又征服大海,既與大海共存,又從大海奪取勇氣與財富。吞海是藏海厝這個神話世界與“真實泉州”之間的一個連接點。
【對話文那】
“泉州就像一個寫實的神奇王國”
11月18日,在參觀藏海厝后,記者面對面對話藝術(shù)家文那,暢談文那心中的“閩南神仙宇宙”和她眼中的泉州。
基于生活與歷史 創(chuàng)作“閩南神仙”
記者:相比您以往創(chuàng)造的“神仙”,這次的異同點或突破在哪里?
文那:以前在法國、比利時的個展,基本就是壁畫,是點狀的表達。但藏海厝不僅有壁畫,還有雕塑,這是我第一次系統(tǒng)地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鏈條式的表達。
記者:這20多個“閩南神仙”中,您最喜歡哪個形象?
文那:我特別喜歡織海女神,因為她特別的魔幻。織海女神把大海的浪花變成絲線,創(chuàng)造了這片大海,閩南創(chuàng)世神話就是從她開始的。
閩南有很多神話,但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創(chuàng)世神話。我鼓足勇氣,從傳統(tǒng)出發(fā),編出了藏海厝這個全新的故事,它并不基于任何一個已有的神話角色,它基于真實的世界,是我根植于中華傳統(tǒng)文脈進行的當代化藝術(shù)轉(zhuǎn)化與表達。
我要說明的是,我的作品是神話、是故事,與宗教無關(guān)。我的作品里的故事,是基于我對生活的觀察,可以說,生活與歷史的留痕,組成我創(chuàng)造這些“神仙”的核心。
“我感受到泉州人的質(zhì)樸、熱情好客和仗義”
記者:您在泉州生活了四年,有沒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文那:我以前說,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游樂場,但這四年,我有了更大的目標,有了使命感,我不滿足于只做游樂場的游客,我想在游樂場里做出更有意思的游樂項目。
在創(chuàng)作中,我的合作團隊,也就是晉江浙平國佛雕的第五代傳承人陳增煌及其團隊,為我提供了技術(shù)和精神支持。我從他們身上感受到泉州人的質(zhì)樸、熱情好客、仗義等高貴的品質(zhì)。同時也深切地體會到,泉州擁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包容和渾然天成的力量,這是我在泉州收獲的最美好的禮物。而我又將之轉(zhuǎn)化為作品送給泉州,也是送給世界的一個浪漫。
“泉州有太多東西,從過去而來,又在當下沸騰著”
記者:泉州這座城市給您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文那:因為我一直在畫“神仙”,所有人都說泉州是最適合我的一個地方。泉州于我而言,就像一個“真實的魔幻世界”。泉州特別神奇,在這里,我看到村里的廟既能求簽又能賣可樂,真的很玄幻。
記者:這兩年泉州文旅火爆出圈。您作為藝術(shù)家,對泉州文旅長紅有什么建議或意見嗎?
文那:我來到這里以后,真正了解了為何泉州能獲得世遺的殊榮。泉州有太多東西,它們猶如標本,從過去而來,又在當下繁盛著、沸騰著,且生發(fā)出更具生命力、更能綻放的新東西。我希望能盡我所能,以作品參與到泉州文旅發(fā)展中。
來 源:東南早報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