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布袋戲,指泉州地區(qū)掌中木偶戲。它以泉腔演唱,有別于唱北調(diào)的漳州北派布袋戲。掌中木偶戲稱為“布袋戲”的緣由主要有兩點:一是掌中偶人的形象構(gòu)造必有個布內(nèi)套(俗稱“人仔腹”),以布內(nèi)套連綴頭部及四肢,外加套戲服;演員的手掌即活動在布內(nèi)套中,巧妙地在布內(nèi)套為偶人做各種身段動作;二是掌中戲班的全部行頭用一口袋子就能裝下,不用戲箱,便于流動演出,故被稱為“布袋戲”,俗稱為“掌中傀儡”、“手套式木偶”,其班社稱“掌中班”。1951年7月,閩南布袋戲定名為掌中木偶戲,是中國木偶戲中的稀有劇種。
南派布袋戲流行于閩南地區(qū),其源頭可追溯到晉代的《拾遺記》及五代的《化書》、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記載。明中葉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戲興起與發(fā)展時期,民間傳說和《臺灣通志》稱,布袋戲興起于明嘉靖間(1522—1566年),創(chuàng)始人為后來被譽為“戲狀元”的梁炳麟。清乾隆《晉江縣志》卷七十二“風俗志”載:“木頭戲,俗名傀儡,近復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戲。”清中末葉,晉江等地的布袋戲演出興盛,并傳至臺灣。《中國木偶藝術(shù)》一書記載:“清代乾隆中葉,臺灣布袋戲由福建泉州傳入” 。清末民初,泉屬各縣一些著名的布袋戲班社紛紛興起,如清同治、光緒年間的閩南“五虎班”。民國時期,安溪、惠安等地的布袋戲班幾乎遍及全縣。但至新中國成立前夕,由于經(jīng)濟衰退,泉屬諸縣的布袋戲班社處境維艱。
新中國建立后,南派布袋戲獲得了新生。20世紀50年代,晉江等縣組織挖掘、記錄了兩百多個布袋戲劇目和音樂曲牌。南派布袋戲具有兼收并蓄、博采眾長的特點,地域文化特征明顯,其藝術(shù)風格獨特,行當角色分工細致,木偶頭雕刻形神兼?zhèn)?,表演細膩,動作傳神,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晉江市掌中木偶戲劇團多次進京演出、參加戲劇賽事和國際木偶節(jié),劇目《白龍公主》、《五里長虹》等曾獲得省級、國家級的獎項。
來源:海峽文創(chuàng)網(wǎng) 責任編輯:尪筱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