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市民冒雨在泉州市區(qū)皇跡山陵園內祭掃已故親人。
又是一年清明時。受大雨天氣影響,昨日前往泉州中心市區(qū)宏福園、皇跡山陵園、清源山祭掃的市民較上周末有所減少。經了解,當天宏福園接待約8000人次,皇跡山陵園接待約9000人次。記者走訪發(fā)現,在綠色文明祭掃的大力倡導下,越來越多的市民用鮮花代替煙花爆竹,清明節(jié)也顯得更加“清明”。
大雨難阻步伐 交通秩序井然
昨日8時50分,泉州市區(qū)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9時許,記者冒雨驅車前往宏福園,行駛至宏福路發(fā)現,盡管天氣不好,卻未影響市民祭掃的步伐,沿路上山的汽車和電動車絡繹不絕。不過,道路依然暢通,未出現擁堵現象。到達園區(qū)門口時,五六名保安正忙碌著,有的負責引導車輛有序前進,有的正對車輛進行安全檢查,雨水早已將他們的衣服打濕。
下午2時許,記者前往皇跡山陵園,一到停車場就看到不少群眾身穿雨衣,手捧鮮花走向陵園。在陵園入口處,一輛輛接駁車正有序接送祭掃的市民。“今年這樣安排很好,避免了上山道路擁堵,也方便了腿腳不便的老人。”今年60歲的陳老伯手提祭品,從接駁車上下來后對著司機師傅夸贊道。據了解,清明期間為了維護交通秩序,方便市民祭掃,皇跡山陵園安排15輛景區(qū)電瓶車和5輛景區(qū)公交在園區(qū)內免費接駁市民。
和宏福園、皇跡山陵園相比,昨日前往清源山祭掃的人員大幅減少。因大雨后部分道路難走,僅有少數市民上山祭掃。
撐著傘捧著花 市民雨中祭掃
“我們今天來看看你外公。”在皇跡山陵園走訪時,記者遇到了陳女士一家人,她一手撐傘,一手捧花,和身邊的兒子說起當天祭掃的對象。陳女士告訴記者,她父親已經去世11年,因為疫情原因,她和先生已經3年沒到現場掃墓。今年得知陵園開放,她提早準備好了祭掃的用品,還精心挑選了一束鮮花。令她沒想到的是,車還沒到陵園,天就下起了暴雨。因為剛好一家人都放假,他們還是選擇等雨勢稍小,在雨中祭掃。
“祭奠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這3年受疫情影響回不來,今年終于能夠彌補遺憾了。”清明節(jié)前夕,泉州有不少僑胞不遠萬里返鄉(xiāng)探親,祭拜先人,從新加坡回來的黃先生便是其中的一員。
當天上午,黃先生和父母還有幾位親人一起冒雨來到宏福園祭掃奶奶的墓地。提前預約、入園檢查、車輛接駁……祭掃過程中陵園的一系列管理舉措讓他不禁豎起了大拇指。他告訴記者,3年里他一直在期盼疫情陰霾消散,如今再次回家,看到家鄉(xiāng)發(fā)生的喜人變化他十分激動。“泉州建設得越來越好了,我心里十分自豪,這次孩子在上學沒能一起回來,我打算暑假再帶他們回來看看。”
森林消防隊員在皇跡山陵園內巡邏
冒雨堅守崗位 引導文明祭掃
記者走訪中看到,通往陵園的路上,有不少民警身穿雨衣,站在雨中堅守崗位,維護入園車輛秩序。
“沒想到會下這么大的雨,大家都沒提前準備雨衣。”在宏福園入口,保安葉大哥撐著傘,指了指身上濕漉漉的制服說道。每年清明假期都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當天早上6點多他們就已經來到崗位,負責檢查入園車輛內是否攜帶煙花、鞭炮、金紙等祭祀用品,如發(fā)現就統(tǒng)一收集放置在入口處的長案上,由工作人員安排集中焚燒。
“現在大家逐漸用鮮花這樣更文明的方式進行祭掃,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家住豐澤區(qū)的市民黃女士表示。走訪中,記者還看到,不少森林消防隊員在陵園內巡邏,一旦發(fā)現市民點燃火種會立即上前阻止。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如今一些新型的祭掃方式也越發(fā)受到認可。據陵園的工作人員介紹,一些不能到場緬懷先人的逝者家屬,陵園也提供“云祭掃”“代客祭掃”服務。接到服務后,工作人員將在墓前轉達親人的問候,并完成敬獻鮮花、更換寄存材料、墓碑清潔等各式代祭掃服務,并通過微信平臺進行服務反饋。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