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宋以降,海上絲綢之路為南安帶來了經(jīng)濟繁榮,故而建橋頗多。這些橋梁兩岸以前往往是南北貨物的貿(mào)易集散地,熙熙攘攘,不過隨著現(xiàn)代交通的發(fā)展,今已盛況難再。南安現(xiàn)存古橋梁數(shù)量眾多。古橋悠悠,溪水潺潺,橋梁見證了千載興衰,一段橋梁可能就是一段歷史的縮影。筆者偶拾其中幾座,略述一二。
雙卿橋旁有清代題刻
故人情誼雙卿橋
雙卿橋,俗稱“下馬橋”,位于南安豐州鎮(zhèn)環(huán)山村水吼自然村村口,地屬赤崎自然村,距離現(xiàn)今清境桃源景區(qū)約300米。由于其位處唐大學士韓偓墓與唐豐州桃源傅氏始祖傅實墓之間,因而得名“雙卿橋”?,F(xiàn)雙卿橋,屬單孔石梁板橋,南北走向。橋上架有兩條古石板用于通行,橋板長約4.2米,寬1.6米,厚有20厘米;橋墩以條石砌成,橋板距水面約為4米左右。橋前原有古道,后隨年歲更迭,淡出人們的視線。
韓偓是晚唐重臣、詩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官至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承旨。后梁開平三年(909年),韓偓入閩,隱居南安。傅實為晚唐將領。時值黃巢起兵,軍陷福建,朝廷為保障海外賦來源,遂遣越國公入閩,越國公舉薦傅實為輔佐。傅實以光祿大夫檢校尚書仆射銜,帶兵進駐周井堡(今豐州桃源村)。后擇周井堡、武榮州署故地建唐王宮,內奉唐太宗神像,傅實也成為當?shù)馗凳鲜甲妗?/p>
雙卿橋旁有清代留下的古橋題刻,楷書“?(shuāng)卿橋”三字,上款“乾隆壬辰春”,落款“桃場顏世纓建”。“?”為“雙”的異體字。在該古石刻附近共有三個顏姓自然村(即杏田、水吼、赤崎自然村),俗稱“直嶺三顏”。在古代,葵山上的環(huán)山村屬南安縣三都直嶺鄉(xiāng),是宋之前泉州通往永春、德化古官道所在地。永春古時又稱桃場、桃林場、桃源等。顏世纓捐修古橋,并以“雙卿”命名之,當是為敬重韓偓、傅實這兩位先賢。“卿”可指古代高級官名,如三公九卿;亦可作對人的敬稱,如稱古人尊荀子為“荀卿”等。
鯉魚橋位于南安市官橋鎮(zhèn)內厝村東北角
時光定格下的鯉魚橋
鯉魚橋,位于南安市官橋鎮(zhèn)內厝村東北角,距北宋兵部尚書高惠連墓約1公里,距忠烈公殷比干紀念堂約300米。這座橋始建于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初為木結構,是官橋鎮(zhèn)最早的古橋梁建筑之一。清康熙丙申年(1716年)由祿卿鄉(xiāng)弘啟募修重建,改為石墩石梁橋結構,單邊船形墩,共有四墩三孔。橋長14米,寬度2.3米。百余年后,清同治乙丑年(1865年)重修,重修時進行增高、續(xù)長。
早年民間傳說:當?shù)貣|溪中有鯉魚精作怪,于是筑橋鎮(zhèn)之,因而得名鯉魚橋。橋初成,人行其上常無故掉落溪中,大多身亡。于是,當?shù)匕傩諔种?,不再靠近鯉魚橋,此橋逐漸荒蕪。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有風水名家姚道仙經(jīng)過此橋,覺其陰氣太盛,于是指點附近村民在橋東建一宮廟,用于鎮(zhèn)邪。當?shù)匕傩章爮模谑菢蝾^便有了一座土地公宮。之后,該橋恢復平常,再無墜溪事故發(fā)生。鬼神傳說,多為民間閑談。不過現(xiàn)橋之東側有兩棵老榕,蒼拔清幽,樹蔭下有東西坐向的“保安宮”,其內供奉的確實是土地公。宮前右側有一方花崗巖質清代重建記事石碑,其高約1米、寬0.4米,碑額鐫刻“皇清”二字以及“雙龍戲珠”浮雕。碑文已有些許模糊,內容為:“粵稽斯橋之建,由來已久,溯厥始基創(chuàng)造不知年代。至我大清國朝康熙丙申年,祿卿鄉(xiāng)族祖弘啟公募修重建。迨轉其后,日引月長,基傾址壞,又經(jīng)數(shù)十年矣!而溪水汪洋,今倍于昔,熙來攘往,不免就淺就深之苦。予也目擊心傷。爰召石匠增高繼長,修之筑之,以便行人之往來,云爾是為之記!同治乙丑年(1865年)□月,蓮里林迺輔立。”
今鯉魚橋東側不遠為梧茂自然村,西側500米左右為國道324線。石橋屬東西向橫跨,下為東溪,當?shù)毓庞械孛?ldquo;蓮湖境”。近代,由于道路一次次增高,現(xiàn)石橋位處較低凹處??赡苁侨缃袼幬恢玫木壒剩苌俾啡税l(fā)現(xiàn)這座鯉魚橋的存在。鯉魚橋橋面石板原刻有楷書“丙申年林弘啓募重建”。鯉魚橋曾是村與村之間的交通要道,如今趨于偏僻。繁華遠去不再,時光悄然定格。距鯉魚橋約600米的地方,有著另一方碑記,其為《蓮湖橋碑記》碑。據(jù)當?shù)乩先私榻B,這里曾有一座“梅花古橋”,惜于20世紀70年代毀沒。
四都溪水清澈
潘坑自然村有一座潘坑古橋
泗洲佛與潘坑橋
南安市洪瀨鎮(zhèn)東林行政村潘坑自然村有一座潘坑古橋,現(xiàn)今保存較為完整。其始建于宋代,南北走向,為三墩四孔石構梁橋,架設于四都溪上。橋墩條石鋪砌,單向舟形墩,長6米,寬3.4米,墩上石條呈出挑以承橋板,兩橋墩相距8.1米。橋面由五條大石板鋪成。北側橋頭立有一方體石刻,長0.48米,寬0.5米,厚0.38米,正面陰刻一圓拱形龕,龕內浮雕一端坐的泗洲佛像。2012年,潘坑古橋被南安市人民政府列為“南安市不可移動文物”。
據(jù)《南安縣志》載:“潘坑橋,在四都。清乾隆六年(1741年),監(jiān)生傅奏功重建。”而今橋頭兩端立著三棵老榕樹,古橋常年為樹蔭遮掩,如處于人間秘境,不仔細尋找,很容易被忽視。橋旁有一道完整的石臺階曲折向下延伸,游客可走到下方觀察橋梁與橋墩。那橋墩為條石橫豎交替上下鋪砌,呈尖頭方尾形,尖頭朝上游。陽光透射下,有光影在四都溪中跳動,偶爾映照在鵝黃色的橋墩上,仿佛是零星的古老符號。
潘坑橋橋頭的泗洲佛像深受村民崇敬。該座神像頗具特色:佛像周身上彩,主要為“紅、綠、黃”三色。面態(tài)沉靜,眼神平視前方,給人如在世外的感覺,又覺親切平和。據(jù)資料顯示,早在宋元時期,泉州便有泗州佛信俗,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當時,泉州海外交通貿(mào)易興盛,海上絲綢之路大發(fā)展,各種教派相繼到泉州傳播,建造活動場所,并與當?shù)孛袼紫嗳诤?,逐漸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信仰。在我國東南沿海,泗州佛被譽為“男像觀音”,是早期的海神;又有說其是商業(yè)保護神,因而水運碼頭附近多有供奉。
杏田橋橋洞早已被眾多綠植所遮掩
鳳聚塔建于清乾隆年間
鳳聚塔下的杏田橋
杏田橋,位于南安市向陽鄉(xiāng)杏田村以南約300米處。有資料顯示:該橋始建于清代,呈東北西南朝向,長3.1米,寬2.6米,為單孔石拱橋,輝綠巖石質,拱洞高2.2米。另悉,杏田古橋位于鳳聚塔下,原橋梁上有欄桿、石獅。近代修繕時加寬、加高了橋面厚度。古橋現(xiàn)有水泥圍欄,橋上有兩尊輝綠巖石獅。其橋洞早已被眾多綠植所遮掩,看不見了。橋的上游有筑壩,周邊人煙稀少。雨后前往,橋下流水并不多,溪水甚是清澈。
在杏田古橋頭有一塊保護石碑,那是2012年南安市人民政府為離橋不遠的“杏田塔形墓”所立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碑。沿著保護碑邊上的石階向上走,不到百米,便能看到鳳聚塔。這鳳聚塔自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起,便屹立于此間。它是輝綠巖石質,為六層六角實心塔,攢尖頂,串珠式塔剎,高約6.7米。二層陰刻有楷書詩一首,曰:“天開勝概地鐘靈,毓秀發(fā)祥鳳聚名;塔聳凌云鎮(zhèn)谷口,預知奕轉起文明。”其四層有一尊佛像浮雕。雕像雖被歲月風雨侵蝕,如今略顯模糊,但整體保存較為完好。民間傳說此塔曾引得百鳥之首鳳凰來翔,故名“鳳聚塔”。它是當?shù)匕傩帐来碓竾┟癜?、風調雨順、興旺發(fā)達的“心靈媒介”。鳳聚塔與杏田橋的相聚,有著相輔相成之意。把現(xiàn)實的橋梁鋪在腳下,同時又擁有塔一般高聳的信念與祈愿,這大概便是樸實民眾詮釋生活的方式吧。
東莊橋殘橋遺址
歷盡坎坷的東莊橋殘橋
南安市霞美鎮(zhèn)錦堂自然村有一座東莊橋殘橋遺址。據(jù)介紹,遺址地為南安市與鯉城區(qū)交界處,古橋原處于錦堂村通往鯉城區(qū)新塘的仙塘古道上。古橋所在地舊名“錦堂洋”,古時這里曾多次出現(xiàn)內澇現(xiàn)象,故舊有數(shù)座橋梁,但多為時光洪流卷走。東莊橋歷盡坎坷,堅守原地,但也只留存下“殘軀”。
據(jù)介紹,古有石質“重修東莊橋石路碑”立于東莊橋橋頭。后來橋碑落入溪中,也成了殘碑。有學者表示,該重修碑刻于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碑約1.5米高。碑文記載著當?shù)毓庞?ldquo;鱟靴坑”橋,此橋多次被洪水沖擊,導致傾斜,有垮坍危機,于是當?shù)剜l(xiāng)賢對其進行重建。由于在重建過程中所得捐款頗豐,以至于重建“鱟靴坑”橋后仍有余款,于是一并重修了東莊橋及石板路130多坎。在此次重修中,東莊橋被墊高三尺多(1米多)。不過,現(xiàn)如今東莊橋的橋頭、橋尾均已無覓。從橋碑內容可見,東莊橋至少始建于清代,有可能還在更早的朝代。東莊橋遺址于2012年12月被南安市人民政府列為“南安市不可移動文物”。
東莊橋旁,現(xiàn)有石臺階可讓人行近溪水,那或是舊時為方便船只靠岸所建。東莊橋,牽系著古代交通、水利、慈善公益事業(yè)等,是歷史遺留下的印跡。
《重修大坑橋記》碑
大坑橋與愛鄉(xiāng)路
南安市豐州鎮(zhèn)大坑自然村有一條愛鄉(xiāng)路,愛鄉(xiāng)路即是入村路,它與村口一座雙孔石橋相連。這座雙孔石橋名為“大坑橋”,現(xiàn)今橋下流水不多,其上游有仙人井水庫,下游有后田村。大坑橋橋頭今立有三塊新舊石碑。其一為清同治八年(1869年)所鐫《重修大坑橋記》碑,上書:“大坑橋系泉永通衢,傾壞百余年。每大雨水漲,行人病涉。予目擊有感,□囊重修,所雇諸工皆同里人之奮力不怠。功竣。謹勒其事于石。北門城邊□□,其□炳锽□造。同治八年臘月,里人懷恒傅炳尉立。”該碑高1.16米,寬0.48米,字為楷書。文中提及的傅炳煌,字涵伯,號雪湖,世居豐州桃源鋪,年少登科,曾是桐陰吟社的社員。
橋頭第二方石碑為《續(xù)修大坑橋記》碑,1912年所立,高1.47米,寬0.58米。碑文有“是清……前清同治八年,水尾……”等字樣,余則難以辨認。橋頭第三方石碑為現(xiàn)代的《修建愛鄉(xiāng)路碑記》碑,1984年所立,上書:“大坑橋,公元1994年立,仰沯先生建。”舊時,大坑村只有數(shù)條羊腸小道。傅仰沯是大坑村華僑,為方便鄉(xiāng)民出入,捐建了橋邊的這條愛鄉(xiāng)路。
橋梁與道路,從來不言不語,然而它們身上蘊含著的公益慈善光芒,卻是永遠不會消散的。
(備注:文中“□”為缺字或模糊字。)
責任編輯:蘇慧敏